[紀錄片] 評論者在乎現實嗎?
王墨林寫了篇「記錄片在乎現實嗎? 」,不禁讓我想起十幾年前,某人批評學院蛋頭評論客的形容詞:蒼蠅貪甜。
挑了熱門的三部紀錄片:「生命」、「跳舞時代」、「石頭夢」,就批評起台灣的紀錄片欠缺「揭露性」,我覺得依照該篇文章規定的觀點下去拍的紀錄片,才更像是意識形態的宣導片,而不是什麼「對於現實世界提出何謂真實的辯証」。
非常討厭看到這種不深入了解片子、不深入了解被攝者、不深入了解導演的意圖,老是以某些僵硬的觀點下去評論的文章,無非是想規範、指導、限制人們觀影的角度。
這種浮面的評論文章真的是太氾濫了,老實說,任何人可以沒有看過以上三部紀錄片,光憑媒體的片面報導和自身的意識形態偏見,就能寫出類似王墨林的評論文章。這種三招兩式的簡單套路,可以用來評論任何一支紀錄片,不過沒有一篇文章能夠被稱為深度影評,也沒有任何一篇讓觀影者更加理解現實。
起碼對該片要分析到一定深度,提出的批評才有說服力,一直在外頭繞圈圈的評論,是很容易落空的。
我到現在還是很不能了解,九二一大地震在某些評論者的記憶中,似乎沒死半個人,因此親人的驟逝沒辦法成為記錄九二一該有的主題,只有房子的重建才是問題。這種非人性的現實,實在讓人敬謝不敏。
真正在乎重建細節的話,全景還有「梅子的滋味」、「部落之音」和快出爐的「三叉坑」,但是這些冷門的片子,也引不起評論者的注意,畢竟蒼蠅貪甜啊!
把一切罪過都諉諸政府,這很容易,然而唯有拒絕這種簡單的認識,拒絕快速地區分好壞的誘惑,才能放開來看到重建問題的複雜性,這種真實的辯證,恐怕不是這些評論者所能理解的。
真實的人生遠比任何僵硬的意識形態還來得複雜,一部紀錄片如果跟評論者的意識形態相符合,這種「揭露」才真是有鬼。
「生命」放映熱潮後,我跟某個紀錄片導演討論過,倒底該如何評論紀錄片才合適,我們認為,如果對該片記錄的主題、田野、被攝者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產生不了有建設性的批評與對話。沒有深度的理解,以評論者的無知偏見來替代導演的認知盲點,就會比較高明嗎?
補記相關文章︰
不碰政治?
5月2日補記:
批判全景是「政治正確」?
6 則留言:
講得很神秘好像評論者都不懂拍攝者的心
問題是神秘的話語講多了還是沒告訴我們王文或之前郭文提出的諸多問題
以及台灣紀錄片不碰政治,或者只會用溫情方式碰政治
然後好找政治人物背書,跟愛台灣掛勾的情況
要怎麼去分析或理解
是啊,是啊,我們真是不懂紀錄片創作
好深奧很神秘喔
關於評論的回應或挑戰,竟然只要用這種神秘化的話語就想消解
究竟是誰比較偷懶,唉
Posted by 子刻
因為王偷懶不談片子細節,所以我也只好跟著偷懶呀,如果他認真評論這三部片子,你再來罵我偷懶不遲。
沒有細節,怎麼對話?
郭文評論片子沒有只靠三言兩語,所以我的回應也不是三言兩語,請參考我寫過的三篇文章:
對紀錄片的刻板印象成了評論的魔障
開放的網路討論,封閉的傳媒筆戰
解讀「感動」
如果談政治都只是注意是否與政治人物掛鉤,注意是否愛台灣,並不想去談片子本身,我想這篇「新數位曙光在哪裡?」裡頭有句話說得好:You are what you say/eat/see/...。
Posted by blasts
我覺得王墨林的批評簡瞭而一針見血
觸及到目前紀錄片熱潮下不少作品的共通問題
什麼叫:
『不深入了解片子、不深入了解被攝者、不深入了解導演的意圖』
是不是王墨林不能只看了片子就作批評
得深度訪問吳導演以後才可以?
Posted by ICKT
ICKT:
我想你完全不了解我在表達什麼。
什麼「共通問題」?王墨林批評「生命」不談重建細節,這個「不談重建問題」的共通性,放到「生命」以外的全景記錄921的其他片子,就不成立。
真是見鬼的「共通問題」,這種粗糙評論如果還能被稱作是「簡瞭而一針見血」,也難怪台灣的媒體上處處都是這種「一針見血」式的評論,反正只要捕風捉影,誇大其詞就夠了。
見什麼血?病態性嗜血嗎?
Posted by blasts
什麼叫:
『不深入了解片子、不深入了解被攝者、不深入了解導演的意圖』
是不是王墨林不能只看了片子就作批評
得深度訪問吳導演以後才可以?
Posted by ICKT
ICKT:
我想你完全沒有意願想要看清楚別人的文章。
請問我這段話『不深入了解片子、不深入了解被攝者、不深入了解導演的意圖』,有意味著必須深度訪問導演才行嗎?
請不要過度推論,以你的邏輯,導演過世後,深度影評豈不就沒辦法寫了?
要了解片子、了解被攝者、了解導演意圖,有很多別的管道,比如導演接受過的訪談、別人寫過的評論、以及片子主題相關的文獻。老實說,就算真的有機會親身訪談導演,自己不先作好功課,訪談也不會深入。
功課總是要做的,對一支片子只有三句話影評,你要叫他人如何判斷深淺?
Posted by blas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