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05

[社會] 聲援小醫師、改革急診體系

現在要替「敗德」的林致男辯護,似乎很難,但是,如果因為他的個人倫理疏失被抓住狠打,使得更大的體系問題被掩蓋,才是這整個「邱小妹妹醫療人球」事件中最最敗德的地方。

害了邱小妹妹的兇手就算林致男有份,他也只是眾多兇手排名中倒數算來第一個。

何以故?其實只要假想自己是一個術德兼備的小醫師,那天晚上急診室call你時,你下樓看了邱小妹妹之後,決定轉院,交代了急診室連絡轉院事宜後,你上樓去了,隔天,你還是會發現邱小妹妹昏迷地躺在台中的醫院。

真正出錯的是急診室與EOC沒有效率地拖延了轉院的時間,如果你早就知道急診室與EOC會這麼顢頇,那麼術德兼備的你會去做出湊床、找儀器、先開刀再說的決定,免得一條人命白白地被仁愛醫院的冷血急診室葬送。

如果病人是那種不能拖延的重傷患,急診室在找了一陣子發覺別的醫院沒有床時,應該作什麼處置?是繼續找下去直到有床,還是擔負起來先自行緊急處置?我覺得這才是整件事件的真正核心爭議。

並不是說醫院一定要來者不拒,有病患就收才叫有醫德、有擔當,沒有人力、沒有床可開刀,趕快轉院才是對病人有幫助,但是急診室拖延時間,EOC又沒有發揮效用,轉院轉不出去,又不作緊急處置,然後白白讓重傷患在那裡躺到掛掉,誰比較漠視人命,是沒有下樓的總醫師,還是一直在現場的急診室主任?

是不是以後只要每個值班的總醫師,都有作好確實出面診療急診傷患的標準程序與倫理要求,邱小妹妹事件就不會重演?事情很顯然不是如此。

急診室要怎麼處理無床收留、送不出去、又拖延不得的重傷患,恐怕要訂出一個標準作業程序才行。EOC的效率不彰要如何改革,更是重點中的重點。

改革這種人命相關、分秒必爭的龐雜體系,絕不能只是靠道德呼籲。

清查救護車到仁愛醫院急診室之後,如果病患被判定轉院,平均要多久才會被送走,也許會有很令人吃驚的發現;如果沒有這種資料,就要建立起來,日後才有核查改進的依據。

EOC掌握多少醫院、多少病床、每天多少轉院要求、找到床的平均時間是多久,這些基本數據更是不能少。如何讓健保給付發揮棍子與蘿蔔的效果,讓各醫院願意把空床資訊透明化,統一由EOC調度,更是改革的重心。

一味呼籲從年輕醫師的醫德教育著手,馬的,這真的是這世紀初最魔幻的障眼法,看到下面這種新聞:
草莓世代醫師 把自己當上班族

再對照底下這篇:
特殊科別、病房 須專科醫師坐鎮

你就會發覺,資深醫師指責年輕醫師的理由,聽起還真像是軍隊中老鳥欺負菜鳥的說法,而這卻是關乎你我生命的醫療體系。

台灣各式千瘡百孔的體系改革,如果只是從道德面著手,永遠沒有進步的一天。就像當年SARS發生時一樣,衛生局長穿著全套防護太空衣,卻指責欠缺足夠裝備的和平護士逃院一樣,荒謬到了極點。

有人更批評,冷冰冰地過度分工的醫療體系,導致了這個事件,錯,這根本就是分工還不夠確實的結果。

如果EOC能夠有效率的找床、急診室能夠作緊急處置、專科醫師能分擔一點住院醫師的工作,要求沒那麼累的小醫師「視病猶親」的可能性,才會大增。

沒有人天生就喜歡作壞事,但是壞的制度會讓很多人忍不住敗德。改革的重心,永遠必須關注制度的缺失,把道德譴責擺在最後面。

一旦制度必須要靠道德才能夠運轉,那末「制度吃人」的事就不遠矣,被吃的不只是去看病的你我,在基層工作的醫護同樣無法倖免於難。


延伸閱讀:
醫師不是都是黑傑克
滑稽的正義


補記:
果然醫療體系的外人,有些細節是很難掌握的,寫完後看了TSUBASA的新文章之後,發覺我那句「專科醫師能分擔一點住院醫師的工作」好像應該刪掉,但還是留著,這是我個人意見的記錄。醫院內部工作量的分配怎樣才合理,恐怕要醫療體系內部自行協商才是。

不過,TSUBASA關注的「落實分級轉診」問題,其癥結牽涉到醫院自身的龐大利益,沒有更大的外力來打破的話,就只能靠基層醫護是否團結起來發聲,以求改善自身的勞動條件了,要不然,醫療體系的外人真不知從何聲援起。

贈詩一首給處在體系夾縫中求生的人,那句「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真像是亂世寫照。

元結‧賊退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時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1月23日補記:
醫療人球案彙整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從Medfront連過來的。
「一味呼籲從年輕醫師的醫德教育著手,馬的,這真的是這世紀初最魔幻的障眼法。」
這句說得真好。 

Posted by drtseng

Google Ad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