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2006

[社會] 不要抱薪救火

連續看了幾篇關於「外省人」的文章:



喂喂,現在是怎樣,寫這些「血統」是要幹嗎?要加強它,還是解構它啊?

先說torrent的「高比例的外省人只投給外省人」,這個我是覺得還好,身為少數族群支持自己人是應當的啊,我要是在社會中屬於少數族群,也是會支持自己人,我覺得這還不算是什麼不得了的偏見,算是少數族群的「自保本能」吧!

然而,問題就出在,「福佬本省人」就是毫無疑義的多數嗎?「外省人」在以往的威權時代是佔優勢,在目前的媒體與文化領域中,也還是優勢,未來呢?牽扯到對岸正在崛起的中國,「福佬本省人」依然有重新淪為少數的危機感。

我認為統獨不會休兵的原因就是在此,今天不是馬英久等藍營願意休兵,獨派就可以跟著休兵,對岸中國不休兵的話,實在不曉得獨派要怎麼休啊?只好繼續戰戰戰到底就是了。

罵人是「豬」當然是不對啦,沒事要殺光人家也很可怕,不過只要對岸的憤青、網特繼續想核平台灣、殺光台獨,這樣的語言暴力,我想是很難休止的,不是台灣島內族群坐下來內部溝通溝通就可以撫平的啊,得連對岸的一起來才行。

所以獨派罵「中國人」,連帶掃到島內的「外省人」,這不是大家把三代家譜都交代清楚,就了事啊,對岸的敵意不消除,獨派的賤嘴,我想是合不起來的,何況網路匿名罵人,很容易口無遮攔的。

而且大家把家譜交代清楚之後,再來呢?有解決什麼嗎?對話在哪裡?這樣搞一搞,好像有點重新加強「血統論」,這是抱薪救火嗎?

而且在現在的脈絡之下,只有家裡有「外省」血統的才有資格跟進這議題,其他人又要怎樣?其他族群就一定被理解了?要不要也來個不被理解的「平埔媽」、不被理解的「福佬客」?

小弟斗膽說句刺耳的話,各位「外省」blogger如果真想促進理解與對話,務必展現出對其他族群更多的理解,否則一個不小心,往往是火上加油,在實質的轉型正義還未開展前,議論「外省人」的處境,就有如白人在現在的南非抱怨身為少數一樣,很容易勾起歷史創傷的記憶,要很小心。

可不可以用別的方式來辨認族群差異啊,比如教育、語言、文化政策這類的,是不是應該像「左翼的類型」,把政策的偏好當成量表,而不是血統,好嗎?

比如我就很想知道,大家交代完家譜後,對多元語言政策到底有什麼看法?

小學要不要教客家話?

覺得教「鄉土語言」在全球化時代很沒競爭力的人,卻又熱衷於連署搶救「正體中文」,這又代表什麼?

怎麼樣的語言政策,才符合各族群心中的偏好,大家又願意付出多少來負擔多元語文教育的經費呢?

要貼標籤的話,我會貼底下這幾種:
全球化英語至上
壓寶簡體中文
擁抱正體中文

以上這三種人,如果又加上覺得閩南話、客家話、南島語消失無所謂的話,我是不問他們老爸老媽外公外婆是哪個族群,都想跟他們好好區分開來,不要作伙。

出身是不能改變的,與其談論出身,不如來談談怎樣的社會政策安排,才能讓多元族群共存共榮下去。至少爭吵語言政策,搞不好還可以吵出一個可接受的方案,爭吵出身,對未來沒幫助吧!

19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只是單純想表達,有些問題實在不成其問題,至少在我家;我也無意推己及人,要嚴肅地論證些什麼普世價值。對其他人來說,這些極其個人性的東西或許不能證明或釐清些什麼,不過我覺得寫出來也沒啥不好。比起讓別人一直轉述、猜測、想像,直接交代出來不是很單純嗎?

 

Posted by Wenli

匿名 提到...

我不認為要先消除對岸的敵意台灣內部才有辦法溝通,否則又有的等了。至於交代背景只是溝通的開始,我不想在不清不楚的情況下討厭人或被討厭。其實我只是仿照公共電視與和平基金會前年合辦的和平工作坊,以及我前幾個月參加過的多元文化會議的進行方式,想在網路上實踐看看,不過我想,
並不容易。

後面我想一定可以談到「多元語言政策」,前面只是鋪路啦!
 

Posted by Portnoy

匿名 提到...

回應來的好快,果然是地雷啊!

Portnoy,我不是說要等對岸消除敵意,台灣內部才有辦法溝通,而是說,獨派那些令人不舒服的仇恨語言,在跟對岸互相刺激加強下,是很難解的。

只能說我們不把憤青當成所有中國人,那也不要太在意那些仇恨語言了,消除仇恨語言,只能減少可以被煽動的柴火啊! 

Posted by blasts

匿名 提到...

嗯,我懂了,非常同意。
但其實就我的角色來說,難解的不是少數獨派的仇恨語言,而是我所熟悉的外省親人朋友鄰居們的心態。

其實我有些看似針對獨派仇恨語言的喪氣文,只是出自於一種「哎呀...我正想盡辦法化解外省人對本省人的歧見,可不可以先拜託你們別幫倒忙」的心態。

減少柴火是正確的,不過我的方式是把自己的柴火拿出來用水淋濕,以免藏起來有一天還是被人拿來燒。

匿名 提到...

喔喔,看來我有點弄錯blasts之前談的對族群「得要狠狠地正視它才行」的意思了,或許blasts可以把這方面釐得更清楚一點,怎麼既擺脫血統論,又能狠狠的正視。 

Posted by Torrent

匿名 提到...

這不衝突,我說要好好正視,但是也不要是由眼中發出電光,把差異打造成血統的命定論啊!

我不是說不要講自己家的生命史,而是既然這場溝通指明獨派,那就要想想目前的爭議根源,是獨派不了解外省的生命史嗎?

大家都去講各自的生命史,好好去講,只是我覺得,獨派想知道的是,為何「福佬本省人」講自己的故事,講「台灣人」,就要被貼上「撕裂族群」的標籤?既然是言論自由,主張「台灣國」不是也該容忍。

獨派是在想,隱忍到底換來什麼啊?為何原住民可以講、客家人可以講、「外省人」可以講,愛中國文化可以講,愛全球化國際化可以講,唯獨「愛台灣」會有問題?

「愛台灣」的那套論述裡頭,還是有多元族群文化的正面一套在啊,把它挖出來,不要陷入仇恨的法西斯語言,獨派是不該再沈默了。 

Posted by blasts

匿名 提到...

我在重述清楚一遍。

我的想法就是要好好把族群分清楚,每個族群都去大講特講自己的故事,高興的就聽,不高興的也要容忍,然後想想到底要有怎樣的社會政策安排,才能讓大家和平共處,不是以後在街上見紅就砍、逢綠就K,搞分類械鬥。

還有,這是我個人的感覺,講述「外省人」的生命史澆不息獨派的怒氣,萬一講述的人稍稍透露出一點點對台灣族群歷史經驗的無視,很容易火上加油,到最後真的是抱薪救火。

尤其是那群書讀太多,覺得國族都是虛構的,最喜歡做抱薪救火的事,喂,建構出來的東西,並不代表就沒有力量,醒醒吧! 

Posted by blasts

匿名 提到...

嗯,我瞭解,不過我的著眼點其實不是獨派統派之分,也不是灌一大堆外省人的故事給別人聽,而是把屬於人的那一面的故事挖掘出來,然後再從這個基礎上來談社會政策。

其實反過頭來說,講述任何人的生命史不瞭解的人聽,都有火上加油的可能,不過我不打算擔心這個可能而放棄增進互相理解的機會。 

Posted by Portnoy

匿名 提到...

的確,blasts的提醒是正確的。

如果我理解的沒錯,不管本省外省,不應該沈浸於本身生命史的哀愁,甚至將手段當成目的,不認同自己哀愁的,就是族群撕裂者。

而面對對方的自我認同或激越,也要有同理心去理解,而不是一下子也冠上「撕裂族群」的標籤。

希望這樣比較接近一點了。 

Posted by Torrent

匿名 提到...

好,我會注意。 

Posted by Portnoy

匿名 提到...

因為看到這篇,才知道這個話題很有熱度。

看來看去,還是比較喜歡blasts的態度,也比較能同意blasts的看法。

Portnoy推動對話的用心值得肯定,但是我覺得對話是在兩造都願意進行時才可能有發展。特別是從個人生命史切入,必須要雙方都有坦誠的安全感、能感受到傾聽的意願,才可能進行。個人史展現差異,然後呢?還是先尋求共同點比較可能談下去?

blasts用柴火做比喻,很有意思。滅火只能釜底抽薪。減低敵意並不容易,在沒有對話的基礎之前,互不理睬、各申己見、爭取更多人認同,或許是比較好的方式。

雖然我一直覺得族群對話是台灣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但是對這次這場對話的努力,是很悲觀的。不得不認同blasts所提「抱薪救火」的警告。






 

Posted by judie35

匿名 提到...

大大
寫得很好...佩服!! 

Posted by ringo

匿名 提到...

to Judie35:
坦誠的安全感、能感受到傾聽的意願的確是我亟欲想表現出來的,我相信我還做的不夠好,但我會做的更好,希望judie幫忙指教。
 

Posted by Portnoy

匿名 提到...

portnoy我支持你的行動,不過我跟Judie一樣挺悲觀的。因為周圍太多「抱薪救火」的"高級知識份子"了 XD,動不動就指摘人家沙文、傲慢,唉,這樣要怎麼談下去咧? 

Posted by ainda

匿名 提到...

似乎談到台灣族群的議題感覺回應的人就多.當然爾.比較容易模糊.沒有所謂的死巷.此路不通.這是我的觀察.

容我說一下我的觀點.台灣之所以會有族群議題.應該是內心的不安.我舉個例子.我的女朋友是外國人.我的一個朋友是個同志.最近失戀我建議他可以試著找外國人.他回答我,你結婚是把外國人娶回來入及拿台灣身分證.我和老外交往了我的身分是什麼.是我要放棄目前生活到他的國家生活?還是他要放棄既有的而來台灣生活?然後沒有保障的同居關係一但分手.我要去哪裡.

福佬客家新住民以及原住民 如果都把這裡當成最後樂土且沒有後路可退.或許這就可以所謂的和解.其實日本的先前鎖國有他的道理.日本人至少對外是一口氣.新加坡人專制歸專制,至少到世界任何地方不會擔心護照沒有用處.

我現在還很擔心台灣動亂.但是當我拿到外國籍(永久居留且具公民身份,也就是該國政府有義務要養我的時候).那時候的我,比較不會擔心藍綠或是本省外省. 

Posted by Joe

匿名 提到...

我已經把貴格加入我的聯播了,特來致意。 

Posted by 酥餅

匿名 提到...

真的很妙,我這篇這些不被理解的外省人竟然受到許多網友的青睞,不過,我在udn的設定是不準回應的,因此,我在sina寫個小回應讓大家看一下「我有看到」,也算是向各路英雄好漢致謝^^

首先談我自己,我的活動力並不高,越來越沒時間串門子,對網友的回應也是三三兩兩,我想,我這篇這些不被理解的外省人被大家認識可能是因為portnoy網友的介紹才廣為人知的,先謝謝你。(龜趣來嘻Networked: [2006/09/20 - 2006/09/24] 那些不被理解的外省人)

我看到的第2篇是Torrent所寫的也聊聊本省、外省族群認同,第3篇是anarch的理解外省族群,福佬人可以先主動放下偏見(http://blog.yam.com/anarch/archives/2191104.html),謝謝你們。

第三,我看到的第4篇是blasts寫的[社會] 不要抱薪救火http://blasts.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_26.html,由於你把我的文列為頭條,我就正式回應你,算是我的答辯及與向所有人的對話。(我說話直來直往,先向你說聲抱歉)

首先,你的第一論述「對岸中國不休兵的話,實在不曉得獨派要怎麼休啊?只好繼續戰戰戰到底就是了。」有問題,如果你「獨派戰到底」的前提是「對岸中國不休兵」,那獨派該找對岸中國戰到底,你將此與所謂的「外省人」連結是「打擊錯誤」。

第二,如果你認同台灣是「生命共同體」,對岸如何,此岸的「什麼人該負什麼責任」?blasts你不妨把你沒說的「勇敢說出來」。

第三,你所扣的大帽子「重新加強「血統論」」,在下承受不起,我不過是再次證明了所謂獨派「本省純血論」的荒謬了。

第四,你所謂「議論「外省人」的處境,就有如白人在現在的南非抱怨身為少數一樣」真的太誇張了,我必須嚴正指出。

白人是在南非大致是統治者,享特殊待遇。台灣的外省人呢?

你如此代換的用意,無非是忽略了外省人的「差異性」,彭明敏老早就認知到的事「國民黨統治核心之外的大陸人與台灣人一樣,皆為國民黨政權下的被壓迫者」(外省人的原罪?-blackjack-新浪部落),看來你還不明白,你可以反駁彭明敏「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給我看嗎?

如果你否定我的論述,介紹你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趙慶華寫的『同樣的「外省」,不同的「第二代」-當代女作家朱天心和利格拉樂‧阿女烏的認同與書寫』(http://203.73.100.106/ethnic/modules/magazine/article.php?articleid=90),這篇文章出處在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你會不會否定利格拉樂‧阿女烏與其他學者呢?

如果你能否定利格拉樂‧阿女烏與其他學者的見解,請試著論證。

第五,因此你說『要不要也來個不被理解的「平埔媽」、不被理解的「福佬客」?』,看來你既未先有一些基礎認識,便認為別人「火上加油」?「這是抱薪救火嗎?」

套句你的話,你這樣子「有解決什麼嗎?對話在哪裡?」

當然,要求你先對我的論述有理解未免是強人所難,你是不是只看過一篇文就來這些評論,我有合理懷疑。這樣的態度如何,是非自有公論。

另以某些人最愛談的二二八來說,我寫的文不少,如:
假如我是「二二八」受難家屬
睜眼看二二八,並走下去
「二二八」不該成為民進黨的「資產」
民進黨對二二八的貢獻與傷害
我們在二二八的族群想像是什麼?
道歉,不止為了二二八!


以上是我針對blasts網友論述的疑惑,最後我要談的是,我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與人性尊嚴。也因此,我不會不會因為某些人的出身或思想而強加某些標籤。

blasts網友,你在你的文章加了那麼多的標籤,如「
1.寫這些「血統」是要幹嗎?要加強它,還是解構它啊?
2.這樣搞一搞,好像有點重新加強「血統論」,這是抱薪救火嗎?
3.議論「外省人」的處境,就有如白人在現在的南非抱怨身為少數一樣」

這與我的文章的關連在哪?

我不會因為別人的思想、出身、血統要求某人就該為「那個族群的另外一些人」作的事負責任,你的言論明顯的與我這個看法不同,或許你可以給我幾個論證:

1.所有的外省人應該為蔣介石的行為負責
2.所有的外省人與中國共產黨有連帶責任

在你能夠建立類似論述之前,你的言論才有支撐。我談「外省人」,不過就是破除刻板印象罷了,有那麼嚴重嗎?

不過,blasts網友,真的建議你先去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多看看走走,套句我最近常引用的陳水扁談話:
陳水扁總統他說的是:
『  認同可以有分歧,但國家不能夠分裂。不論是1949年以前或以後來到台灣,也不管是「新台灣之母」或「新台灣之子」,任何人只要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安身立命、俯仰生息,即使懷抱著不同的理想與故土的情感,全部都是骨肉同胞。讓我們積極敞開身為海洋國家子民的心胸,將心比心、相親相輔,將對族群、血緣、甚至是歷史情感的認同,轉換成對自由、民主、人權與和平等普世價值的認同,並以此重新形塑一個屬於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新的國家共同體意識。』

最後引用一段文,算是見面禮^_^
在趙慶華這篇文章中,他提到:
「然而,畢竟不是所有的外省族群都能與「既得利益者」、「外來政權」畫上等號,1949年渡海來台的中國大陸移民,雖然有不少位居權貴核心,但為數更多的恐怕是落魄流離的邊緣人。…
二、統治者中的被統治者──「老芋仔」
當然,我們必須避免過於簡單地把外省族群「本質化」,也不能據此斷言所有的外省人都屬於「宰制、支配」本省人的「特權階級」,因為就在這個掌握黨政軍權力的「優勢少數」族群之中,還存在著一批經常為人所忽略、停留在社會底層的「弱勢少數」:我們通常習慣用「老芋仔」稱呼他們,他們則不無自豪地說自己是「榮民」──在抗日、剿匪等戰役中為國家流血流汗的「榮譽國民」。…國共內戰末期,來自中國大陸的外省移民超過九十萬人,六成以上是軍事人口,為安置為數龐大、屬性特殊的「六十萬大軍」,國民政府實施了「退除役制度」和「退輔制度」,對其進行「安置」、「就養」與「就/轉業」等措施。表面看來,這是國家對「抗日戰士」的「政治恩庇」,但是林勝偉卻觀察到:「退除役」與「退輔」制度其實是具有「高度階層性」的。由於對高階軍官與低階士兵官的待遇明顯不同,因而「形塑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歷程、進而在軍事人口中隱約分化出兩個人口群體。」…
退除役的高階軍官,通常可以轉往學校、公民營事業及政府機關任終身職,甚至不乏領取「終身俸」的機會;但低階士官兵卻只有「三個月的薪俸及主副食代金約四、五百元」的退伍金,頂多外加「蚊帳一頂、蓆子一條、衣服二件」。或者「過渡性」地參與國民政府運用當時美援資金和技術顧問所進行的一連串「國土開發工程」,一待工程結束,便轉往民間「自謀生活」;或依「戰士授田條例」安置於台灣東部的農場,成為「場員」;至於傷殘疾病者,則被安置於各地的「榮民之家」、療養院等處所。…
從經營豆腐店、經商失敗卻求助無門、到後來在菜市場做生意,阿女烏的父親既未曾享有不虞匱乏的生活條件,還遭受其所效忠的政府冷眼對待,由此可見老兵不但不屬於外省權力核心的一分子,甚至形同社會底層的邊緣人。至於所謂的「例行性小組會議」,是由「民眾服務站或是退輔會所主導的例行性聚會」,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個組織無疑是老兵心靈上的寄託,具有強化其身份認同的作用,脫離組織等於是一種對國家的背叛,儘管當時年輕的阿女烏還不能體會父親的選擇背後隱藏了多麼深切的痛楚,但是,「在數十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父親的作法,我不難理解父親對於這個政權有著什麼樣的一種心灰意冷」。阿女烏的理解說明了她已經意識到國民黨不公不義的本質,此一認識當然也連帶地影響了她對國民政府、中國意識的認同。
「老芋仔」和台灣本省的弱勢族群最大不同在於,他們其實可以算得上是國民黨政軍權力核心的周邊環節,思想言行受其深刻影響和限制、物質與精神上對該權力核心也相當依賴;從其喜歡用「子弟兵」這個稱謂來拉近與「領袖和黨」的關係來看,其實不無藉此提高自身地位的用意。但是這群權小、人少的「族群」,離開社會之後,多數因為「混得不好」而只能蟄居社會底層,以勞力維生。正是這樣的際遇使得他們成為與「優勢少數」十分親近的「弱勢少數」,亦即「統治階層中的被統治者」 」

如果你時間多,或許可以看看我的系列文吧!

引用:
http://blog.yam.com/anarch/archives/2191104.html
http://blog.yam.com/torrent/archives/2191580.html
http://blasts.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_26.html

Written by blackjack 2006/10/23
 

Posted by blackjack

匿名 提到...

to blackjack

老實說,你雖然寫了這麼長,仍然沒有碰觸到我文章的主軸啊。

你有權力寫文章破除別人對「外省人」的偏見,而且抓緊自己這個關注點盡量發揮,然而,我要問的也不過是,這場網路對話是否抓住了獨派憤怒的真正核心,我在上面的兩篇留言也都分別再強調過了;

「目前的爭議根源,是獨派不了解外省的生命史嗎?」
「講述「外省人」的生命史澆不息獨派的怒氣」

我寫這篇,是在談我對這場網路對話的感想,並非要針對你那篇文章,也沒有任何意思要否認「外省人」的差異性,只是純粹想表達,辨明「外省人」的差異性,若不用更細緻寬容的語氣來表達,只會引來更大的憤怒。

如果你那麼在意別人對「外省人」的刻板印象,是否你也能放下對獨派或是「本省血統派」的刻板印象呢?要不然我真不知道有什麼好跟你回應的啊,你不過是在往我頭上戴一堆帽子而已,何況你丟過來的東西,有些不是由我寫出的話吧?

這種方式不是對話,不過我也知道,你的重點不在對話,在破除偏見,不過,照這種破除方式,的確就是我所說的「火上加油」、「抱薪救火」啊!

光說你覺得我要對「1. 所有的外省人應該為蔣介石的行為負責、2. 所有的外省人與中國共產黨有連帶責任」給出論證,就完全知道你不了解我在想什麼、關心什麼,誤解頗深啊,我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我會批評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我可不曾把批評矛頭指向「外省人」這個族群身分啊。

最近看到鄭鴻生這篇「國民黨是如何失去「現代」光環的?──水龍頭的普世象徵 」的前面幾段;
「岳父這句話讓我一時啞口無言。我一點也沒有要把共謀的責任放到他身上的意思,而他雖然從來不是國民黨員,從未參加政治活動,甚至平常對政府的作為也會多所批評,卻似乎自覺要承擔起這個責任,以致於說出這樣無奈而悲切的話來。」

我也有這種感慨了。 

Posted by blasts

匿名 提到...

一些多餘的廢言:
關於族群對話的一些雜亂感想  

Posted by blasts

Google Ad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