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2005

[Blog] 工具的用途

說blog就是web log,說火藥當初是用來放煙火的,說網路最早是用來躲核彈的,提出最早的用途,能否掌握當下發生的事,並預視未來的發展?

工具是由它的用途來定義,不是由它的成份、零件來定義。一件工具有了新用途,它的定義也會跟著延展,原始想法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不是全部。

工具能不能只由某個特定用途來定義,並作出排它性的解釋?

解釋虎頭鉗與尖嘴鉗的差異,通常以它們分別適合作哪類用途來說明,可是要說有什麼是虎頭鉗能作,而尖嘴鉗作不到的,又很難舉例,當你只有其中一把鉗子,不過是工具用得順不順手而已。

作一張新、舊工具的零件組成比較表,是否就是最好的推廣方式?一般人究竟如何吸收新觀念、新事物?

向一般人推廣新的工具,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訴他們,新工具的用途,或者告訴舊工具的使用者,新工具比舊工具來得更順手、更強大的地方。先上手使用,再來體會更深的涵義。

如何幫助人們使用一件多用途的工具?

依照人們不同的用途,各自有不同的指導方針。指導方針可能彼此衝突,指導方針也不是工具的定義或本質。教你怎麼握鉗子,但鉗子的握法不是鉗子的本質。

必須釐清所有組成零件、所有可能的用途,才能將工具使用的虎虎生風嗎?

--------

別嫌我這篇寫得很混亂,我就是在logging,腦袋裡頭想法的log,要多破碎有多破碎。web log就是blog的核心特質?

如果blog就是web log,閱讀別人的文章,邊看不就可以邊logging?連續劇看完第一集就開罵,和看到完結篇才開罵的,哪個更具有blogger的精神?

回家?在家裡客廳邊看邊罵,不正是目前台灣歷史最悠久、人數最龐大的blog族群?

歧路亡羊,拼命提出一個封閉型定義後,你會找到許多符合該定義的不同工具。專注在一個工具上,你會發現許多開放的不同用途。

這篇不是回應,是logging。:-p


補記:
「誰在一壘」與 blog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想你還是有很多文字沒仔細看吧?
當你能接受「定義」是在一個最基本簡單的狀態,你才能認同所有的相似的行為,那才能回歸到你所說的關鍵語:「不過是工具用得順不順手而已。」
所以有人用留言版、有人用BBS、有人用MAIL、有人在用PHPNUKE做BLOG,因為這不過是工具用得順不順手而已(很多人覺得MT之類的平台不如BBS在鍵盤操作上來的直覺與快速,而回頭去用PTT呢),而基於非得什麼工具才叫順手或什麼工具才符合用途的人就是所謂的基本教義派,而很多人不自覺,為什麼心胸這麼打不開?:)
WEB LOG也還得是在WEB上的,邊看電視邊罵是LOG,但是很難說是WEB LOG吧?可是卻還是有基本教義派的說BBS不能是BLOG、數位之牆不是BLOG、OOXX不是BLOG等等。
套用你舉例的方式是『如果BLOG像是「一個人要拔鐵釘」』,要用尖嘴鉗或虎頭鉗都可以(這是你文章你文章有提到吧?),問題只在於順不順手(這是你文章中說的吧?),但是就是有人要用「尖嘴鉗」(「虎頭鉗」?)拔,只不過順不順手而已,用不一樣的工具就不叫「拔鐵釘」嗎?所以用不相同的平台就不叫「BLOG」?基於你的意思應該是不行吧?
這也就是整個討論串之後所說的應該以「行為論」,不是以「工具論」。要幫助人們使用多用途的工具當然可以,但是不是非得要「特定的工具」才能稱作是「特定的行為」。當能認同WEB LOG的最基礎定義之後,才能廣泛接受使用不同工具的人所做的相同行為,這一點都不狹隘,這樣才能寬廣。
看來能立足基本、視野寬廣的人還真是不多。 

Posted by Muser

匿名 提到...

你第一段講的我能認同,用什麼工具才順手,那是看個人,推廣新工具毋需用「非得如何才行」的語氣。

至於bbs是不是web log,如果看網路協定的話,telnet嚴格說起來不是web。如果不看網路協定,光看書寫行為,純文字的書寫定義又包含不了audio和video blog的行為。如果定義成個人,又無法談商業公司公關用的blog。

到底當初命名web log的人,心中有沒有想過email和bbs這種非web的模式(因為他不是光說log),對技術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爬梳一下。當然,這不妨礙後人將之做廣義的解釋,所以我也不太在意他當初寫什麼,:-p。

如果光以「行為論」來看,同一段文字我如果寫在紙本日記上,或者是發表在網路上,是否都能稱為blog?採取這種定義恐怕太過廣泛,所以我傾向「工具論」的看法,起碼是「行為」+「工具」。

邊看電視邊罵,可能不是blog,但錄音下來做podcasting,又可以被視為正在blog。

其實我不想在定義上太過鑽牛角尖,不去尋求什麼blog的本質,因為你不管怎麼講,都可能會被找出反例,blog這工具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延展,有必要在定義上太堅持嗎?

我的觀察重點大部分放在,blog被拿去做了什麼,以及它對媒體、社會產生的影響。在這種切入點之下,我可以區分blog的類型有哪幾種,以及思考各類型blog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脈絡之下,它的演進動力、以及成功與失敗的因素會是什麼。

比如CC授權,我就不會如基本教義派那樣,說不用CC不算blog,但是會去思考用與不用之間的差別,對blog工具的細部組成,如rss、trackback等等,也是同樣去思考它們的作用。

在這種思考下,我們就能對想在網路上達成特定目的的人,跟他說可能要這樣做那樣做比較好,綜合下來,blog往往就是目前非常適合的一個工具。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推薦blog給一般人,而不是email、bbs或是討論區,那麼一個不太能區分這些工具不同點的定義,甚至把這些工具都視為同一件東西,這恐怕也不是個好定義,會更加讓一般人混淆不清。 

Posted by blasts

Google Ad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