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2005

[Blog] 多ㄧ點想像、少一點定義

豬小草寫了篇「glob, not blog」,很值得拜讀,看完之後我有一些意見,也算藉此澄清自己內心的想法。

關於誰能代表「我」說「我們」,這本來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關於「權力」的問題。而我覺得羊男一開始要說的正是,也只是,這個權力問題(我不代表他阿,這是我對他「文字」的解讀) - 誰能代表我說話呢?誰為什麼代表我說話呢(想出名)?誰用什麼方式代表我說話呢(去勢再造勢、將blog等於某種軟體、將blogger等同於公民記者)?當然,推廣blog的人是不是真有這權力或真想奪這權力,每個人想法不一樣。


當你質疑「名氣、權力」,並且提出一套對「Blog」的詮釋時,如果這個詮釋並沒有比較高明,或是無法開啟不同的視野,我覺得這是無益的。提出一個好的反對意見,才會讓觀戰各方受益,重點是觀點的好壞品質在互相競爭,附帶的名氣,無法避免。

總是會有詮釋權的爭奪,說自己的文章沒有爭奪詮釋權的意含,也不過是在掩飾自己的權力意圖(或者不自知),沒有人能避免這個批評標準適用到自己身上,所以我不會期待一個沒有權力運作的烏托邦。

這不是推廣blog才會面臨的問題,推廣什麼都一樣,如果繼續糾纏這種「權力問題」,會弄擰很多東西,甚至連社會運動和NGOs都可以收起來了,都不用推了。

有名氣與權力的人,當然有可能會做出糟糕的事,對此提出譴責,還是要看替代性的觀點夠不夠好,這就像之前中國blogger「我不是博客」的爭議,總是要講出令人信服的道理,光是說別人就是想出名、想攬權力,這點遠遠不夠。

別再搞什麼「誅心之論」了!

大概不會有人去討論「blog對網路日記的影響」吧?自己怎麼影響自己呢?影響必然要有他者的存在阿。例如新聞媒體。不過,當我們討論到「blog與新聞媒體」的關係時,我們已經在概念上把「blog等同於新聞媒體、blogger等同於新聞記者」。但是, blog真能夠取代新聞媒體嗎?在我看來,不能。因為訊息越是分散,越需要一個集中的地方。「全球城市」是一個好例子,金融中心並沒有因為通信技術的進步而被取代掉,反而因為訊息與金融活動的更擴散,金融中心變得更重要。在blog與新聞媒體之間的互動中,類似的狀況就是當大家都在「引用」新聞然後罵新聞但是卻沒有去找證據反駁它的時候,新聞媒體反而變成整個訊息網絡最集中的地方。這就好像大家都在罵壹週刊,但是卻又跟著壹周刊。


這個批評,只看到blogger透過評論新聞報導來影響主流媒體的層面,起碼還有兩個層面沒考慮到。

第一,就是911那個例子,身處新聞事件中的一般人,透過blog來自主發聲。台灣還沒有發生這樣的例子,下一個新聞熱點會不會有blogger捲入其中,這誰也無法預知,你可以想像當年SARS風暴如果有人寫起「圍城日記」的情景。(4月26日補記:SARS和圍紀

第二,就是主流媒體不會報、很少報或是無法全程深入的事件,小眾的事情且不談,Howard Dean的初選活動就是一個例證,主流媒體會報導,但是絕沒有blog那樣地完整。而且blog不只是報導,同時也是推動事件進行的工具。

「blog真能夠取代新聞媒體嗎?」,如果你認為主流媒體能夠鉅細靡遺地報導現代社會所有大大小小的層面,那麼這個答案的確是「否」。不過就是因為主流媒體的涵蓋面越來越粗疏,blog必然有存在的空間,反過來問說「新聞媒體能夠取代blog嗎?」,你覺得答案會是什麼?

當然,好的想法是說,新聞媒體可以就此作「更深入」的分析,不過我們也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新聞媒體的利潤來源是「廣告費」而不是「點閱費」。所以,用轉載blog文章增加瀏覽、甚至讓優格主動靠攏,都是新聞媒體跟廣告主談廣告費的籌碼。新聞媒體甚至不需要自己提供blog host,只要提供「新聞連播」的機會,blogger們會自己靠過去,不管是因為他們就是好奇或者想曝光想交流 - 因為在這麼長的網路生活中,「如何提高流量/點閱率」已經成為不管是新聞網站,或者是個人網站,共同的焦慮。弔詭的是,在這過程中,出現了羊男所說的「資訊齊頭式狀況」或者是FRED所說「缺點」 - 被宣稱代表個人意見的blog卻沒有任何個人想法。


的確,與主流媒體接近可以增加曝光,但是說到廣告,這一段並沒有考慮到「關鍵字廣告」的發展。中文的關鍵字廣告還未成熟,不過廣告朝分散式的方向走,這點倒是很明確。關鍵字廣告也許不是什麼大錢,但是只有少數專靠blog維生的人,才要考慮錢賺的夠不夠。

想賺錢的blogger,也許更想靠過去的是與blogger分享廣告利潤的網站,而不是只想拿內容卻不想吐錢給blogger的新聞網站。

當然,關鍵字廣告很有可能會使轉貼文章更氾濫,因為可以不用自己寫,就有可賺錢的關鍵字了。老實說,能夠寫出自己觀點的人,當然不會是多數,但是重點不一定只是寫作的blogger,還有blog的讀者,讀者一多,情形會跟著變化。(這篇「Blog的门槛」從另一個角度談到讀者的角色)

我的想法就是,網路環境還在一直變化,一味地白頭宮女話當年、曾經滄海難為水,無助於掌握未來的可能發展。


附註:
查過豬小草的授權條款是Creative Commons,我就放心引用了。:-)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先說關於權力的問題。我不覺得覺得jedi「對我有什麼權力」,也不覺得「他對別人有什麼權力」,更不覺得「他身邊有一堆blog基本教義派」。jedi就只是在作他覺得該做的事,而我從中受益良多。

只是我越來越覺得其實大家並不是對blog有很多「定義」,而是賦予blog很多「意義」。而這意義正來自於「想像」-blog可以是新聞記者、blog可以是拍賣網站、blog可以是文學創作、blog可以是社群網站、blog可以是.....。而muser的「回應」不過是在說:blog哪有那麼神?它不過就是「一種紀錄方式」罷了。所以,muser的回應並不會讓我有「話當年、限制想像」的感覺,相反的,正是透過他的「話當年」讓我知道說「原來weblog本來是這樣運作的」。就好像我是透過jedi的話當年知道說「原來blog的意義是在這裡出現轉變的」。至於黃彥達的文章,更不過是把很多大家已經討過的「意義」再統整一次而已。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喜歡他不附上他參考過的link,可是那是人家的自由阿,他是一堵牆阿。

用你之前車子的比喻,就好像有人說:「車子不只是車子喔~他的後座可以加大變成床、它可以是移動電影院、它可以個人辦公室、它可以是個人SNG、它可以是.....」,可是,車子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就是「移動」嗎?當然,爽度可能不一樣。可是車子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就是載我去別的地方嗎?如果今天因為這些功能,車子反而不能移動了,車子還叫車子嗎?

同樣的,我從不認為新聞就是要報導社會一切大小事,相反的,台灣的新聞媒體不正是因為報導太多小事誹聞八卦兇殺救貓,所以才被人厭惡認為他們失去新聞媒體原本該有的功能-「深入客觀報導重要事件」嗎?

而blog與新聞媒體之間的關係,或許我應該這麼說:blog能取代新聞媒體嗎?不可能;blog能改變新聞媒體嗎?有可能,雖然很難。讓我覺得很難的原因是因為,從「搖滾樂」的歷史中我發現,當搖滾樂手還站在舞台上的時候,他不能改變什麼(好像Dylan還說過什麼「不要以為搖滾樂可以改變什麼」的話吧?不過我記不清楚了),一切的改變都是從他走下舞台開始的。同樣的,blogger要改變什麼,不也是要從下線離開電腦螢幕前嗎?

甚至,如果我們要考察台灣新聞媒體的轉變的話,到底是壹週刊影響多點?還是yahoo news影響多點?還是新聞台個人網站個人電子報bbs等weblog影響多點?而這些,除了對未來寄予長時間的觀察外,不也是要先對過去有個譜嗎?而我這篇文章在作的,不過是我個人對於過去討論的一種整理方式,並且加上一些我所熟悉的分析框架罷了。就像你說的:「釐清自己的想法」。

以上一點個人看法。當然,隨時在變。 

Posted by 豬小草

匿名 提到...

「權力問題」那段,不是針對小草兄的,小草兄不用幫他人解釋吧,:-P

某些小眾的新聞需求,不是雞毛小事,但又沒有重要到須讓主流媒體來報導,blog是小眾交換訊息很好的媒介,主流媒體無法介入這一塊。

而你所謂的重要事件,當主流媒體報導時,記者可能會採訪一般人的反應,也就是新聞中常見的「網友說」、「民眾 表示」,有了blog後,自行去觀察blogger的反應即可,不用記者來告訴我民眾在想什麼。這種對話反應,雖是朝著主流媒體的新聞而發,但是這種中心化,似乎沒什麼大礙。

把blog定義為分散化,所以看到中心化,就反過頭來質疑blog,正是我所謂的定義之弊。

觀察blog的影響力時,「讀者」的角色是重要的一環,不需要每個人都寫,寫作的blogger也是讀了再寫,所以,資訊太過爆炸,真的有可能像你指出的,使車子難以移動、喪失功能,我們還是繼續觀察吧!

把想法的變化記錄下來,不正是blog的功用嗎?:-) 

Posted by blasts

匿名 提到...

喔,我知道你不是在對我說關於權力的問題阿,我只是在想:jedi對我有權力嗎?想一想,覺得沒有,就這樣寫下來了。我想,jedi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不過我不會把影響力等同於權力。有權力的人必然有影響力,可是有影響力不一定有權力。

至於你說到那個資訊太過爆炸的問題,就讓我想到最近使用google news的感覺。以前覺得googlenews可以一次把相關的新聞都集合起來實在太炫了,還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最多人談的新聞呢~後來發現,靠北,新聞這麼多光看前三名就看不完了。結果反而覺得自己可以設「關鍵字」長期查詢新聞這功能還比較好用。 

Posted by 豬小草

Google Ad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