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2006

[媒體] 孤陋寡聞、腦殘弱智、罄竹難書

看到這篇「何謂「罄竹難書」?」,提到了「“罄竹难书”的另一面」:

笔者曾跟刘乾坤先生的看法一样(见《咬文嚼字》2001年第3期《“关怀”怎用”罄竹难书”》),认为成语“罄竹难书”向来是个贬义词,然而 最近,笔者对这—成语的用法却有点疑惑了。

—日,灯下浏览“当代学者文史丛谈”《文史拾穗》(陈诏著,山西古籍出版社),书中有—段话:“但我认为,大千世界,纷纭人事,可写要写的事情实在太多。就拿上海来说,这一个世纪以来,风风雨雨,沧桑巨变,好像—个大舞台,真是百戏杂陈,罄竹难书。”寻绎上下文意,此处 “ 罄竹难书”显然不是“形容罪恶多得写不完,而是用来说明上海“可写要写的事情实在太多”。这成语能这么用吗?近日,购得《新文言》(湖北人民出版社) 一书,其中有《王洛宾墓志铭》一文,文末铭文里又出现这一成语。“铭曰:…民间瑰宝兮撷之于民,人间绝唱兮得之于心。传歌之志兮可嘉可钦,洛宾之功兮罄竹难书。”读后则更为惊愕,因为这里竟用“罄竹难书”来赞颂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功绩。

带着疑窦,笔者翻检了—些工具书,对这—成语的涵义和用法才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复杂性。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区别—般和特殊,这个原理非常重要。”他把这种区别视之为“辩证法的原理之一”。因此,对一个词语,如若我们仅掌握它的“通例”,而不识它的“例外”,只知其—,而不知其二,那就有可能陷入绝对化的境地。

“罄竹难书”,《汉语大词典》解释说:“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罪恶,后偶亦形容好人好事。”书证则举邹韬奋先生《抗战以来》:“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又,《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亦云:“指事实很多,难以写尽,多用来指罪恶,间或指功绩。”书证有唐皮日休《皮子文薮?移元徵君书》:“果行是道,罄南山之竹,不足以书足下 之功;穷有谷之波.不足以注足下之善。”

从这两部辞书的释义可知,这一成语“常指罪恶”或“多用来指罪恶”,这只是它的一般用法,即所谓“通例”;而“偶亦形容好人好事”以及“间或指功绩”,则为它的特殊用法,即所谓“例外”。我们岂能以其“通例”来否定其“例外”呢?其实,成语的这种现象也并非仅此—例《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的编著者刘洁修先生就说过:“一个成语往往不止—种涵义,必须仔细审辨,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例如‘拔本塞源’除贬义的毁灭根本的意思,还有褒义的除恶务尽的意思,而通行的词典多只注前一义,不注后—义。”笔者有感于自己的孤陋寡闻,特草此小文以记之。


一堆新聞下的標題是「成語新解」,實在是令人嘆氣,杜正勝的解釋,何新之有?

這世界不曉得怎麼搞的,被罵「去中國化」的,偏偏很了解中國文化,成天要搶救、捍衛「國文能力」的,反倒是在扼殺精微細緻的文字肌理。

但是我也不覺得陳水扁會是個「懂得原意的聰明人」,這個風波的教訓是,老老實實地複習一下胡適的「八不主義」,少用成語套詞:
一、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
二、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語爛調。
五、不重對偶:——文須廢駢,詩須廢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話俗字。


不過,第一條好像在指本blog啊,orz...


補記:
先看底下兩例:
  • 黨國元勳張岳公
    …,對革命建國之事功,罄竹難書,…。
  • 佛指舍利
    佛恩浩荡,罄竹难书,随着每个人闻思修行的进步,谁人也会感受得到。


黨國時代填鴨式教育的弊病,真的是流毒無窮,為什麼語文非得要有個正確用法、標準答案?更好笑的是這一篇「權力斧鑿的腦袋,罄竹難書!」:
語言本非固態的礦脈,而是緩慢流動的長河,就像傅柯的觀察,語言經常是權力鬥爭的產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湧現不同意義。但作為人類溝通的重要工具,語言勢必具備某種社會群體的共識,才能搭建我們之間的橋樑,或像南方朔的書名:我們的居所、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星圖。
而「罄竹難書」,無論典出《呂氏春秋》、《漢書》、《舊唐書》,都是意指劣蹟不勝計數,當歷代典籍逐漸形成慣例,連教育部編撰的字典詞書,都已將此成語「正典化」,那麼讓人好奇的是,杜正勝的腦袋裡裝些什麼?


提「傅柯」是要幹嘛?黃哲斌沒發覺這是在自打嘴吧?不就是媒體、政客的權力運作與鬥爭,才讓「罄竹難書」非得只能有負面涵義,不是嗎?傅柯難道會去贊成你們這些人的「正典化」?

5月26日補記:

1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第一次看到八不的時候,感覺自己有犯第二條之虞。
後來發現blasts直接犯第一條,心情好多了。
奇怪,胡適不是談問題不談主義嗎?
 

Posted by kejo

匿名 提到...

可胡適未說:不搞主義。^_^





 

Posted by judie35

匿名 提到...

不...不用典...那我不是混不下去了... 

Posted by 瓦礫

匿名 提到...

其實陳水扁即使誤用成語,真的沒啥大不了。

重點是教育部長這個與全國學子相關的身份,作這種跟大多數人與大多數辭典(包括教育部編)的解釋相違背的詮釋,是否恰當?

沒錯,「罄竹難書」在少數情況裡也被用在好的事物,而任何成語也確實蘊藏意義翻轉的可能,但教育部長在成語解釋時是不是應該更謹慎許多?免得造成學校教育的困擾?

至於杜老被質疑「拍馬屁」,在這個發言不當的情況下,只怕很難避免被質疑…… 

Posted by anarch

匿名 提到...

anarch:

對於「辭典解釋」的問題,我剛剛寫好一篇新文章:「規範與描述 」。

我認為杜正勝對「原意」的解釋是沒錯的,這解釋也不是什麼新解,更不是他發明的。

不過要說他「拍馬屁」,這質疑也對,不過他不是「發明新解」來拍馬屁,他是把非慣用的無貶意用法,說成是「聰明人才會用的原意」,這真的不恰當啊。 

Posted by blasts

匿名 提到...

「聰明人才會用的原意」……這真的太誇張了點orz 

Posted by anarch

匿名 提到...

老師說過 這件事基本上就像一群野狗 看到車 本能就會想追嘛 
講那麼多次了 你不聽 你不聽 你不聽嘛 

Posted by 可魯的麻吉

匿名 提到...

「權力」一文也犯了南方朔的毛病:若不以西方某某人說過什麼話做開頭,似乎就講不出話來。習慣了先決定了立場,再將他人觀點硬套上去,自然會出現格主指出自打嘴巴的窘態。

杜正勝那句「聰明人」的話的確不適當,知不知道原意跟聰不聰明沒有關係。如果他原來是想說「只有書讀得夠多人才知道在正反兩種語境都可以用」,雖然臭屁一點,但無法苛責。 

Posted by brahman

匿名 提到...

後來聽說「聰明人」是故意損李慶安的,哈哈,這倒不錯。
不過我覺得杜正勝常常在應對上都沒有把話說清楚,確實留下很多讓人和媒體或誤解或刻意炒作的空白處 orz 

Posted by anarch

匿名 提到...

沒有把話說清楚嗎?或許回到現場脈絡是很清楚的,但你也知道嘛,斷章取義和扭曲現場向來是媒體的看家本領。其實每個敘事者都有這樣的潛力,只是看是否克制自己而已。而不幸地,通常媒體傾向是「善用」這種能力。 

Posted by MilchFlasche

匿名 提到...

中國人對小動物的作為,實在罄竹難書
http://f34.aaa.livedoor.jp/~template/movies/canku.wmv 

Posted by 難書

匿名 提到...

凡是"成語"皆有其出處,而不是光看字面的意思,大家討論字面意思當然可以隨便解釋,用後人的文章中的用法來解釋用途是不適宜的,一切要回歸原本形成此成語的原因,才能知道它到底用錯了還是被誤會了!


=====================================================
罄:音慶,用盡。竹:古時寫字沒有紙,把字寫在竹片上。書:寫。《舊唐書﹒李密傳》記載李密數說隋煬帝的十大罪狀,其中有“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話。意思是說,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也寫不完他的罪行;決開東海的水,也洗不盡他的罪惡。後用“罄竹難書”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隋煬帝楊廣頗有知名度,為中國老百姓所熟知。因為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昏主暴君,驕奢淫逸的皇帝,為天下恥笑與唾罵。他弒父殺兄,奪嫡篡位,亂倫好色,奢侈腐化,荒淫無度,建都修苑,開河造舟,窮兵黷武,橫徵暴斂,弄得殷實的隋朝國庫空虛,官倉告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義軍四起。

隋煬帝統治期間,百役繁興,民脂榨盡。僅建築東都洛陽,每月役使200萬人,半數以上死在工地。他在西郊建造了一個大花園,周圍100公里。從江南採得大木柱,運往東都,每根大柱須2000人往返遞送,沿途絡繹不絕。據記載,西苑“堂殿樓觀,窮極華麗”,不知搜刮和浪費了人民多少財富!

611年,隋煬帝為了發動攻打高麗的戰爭,大批徵兵、調糧、造戰船。在隋朝官吏監督之下,造船工們日夜立在水中工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去很多人。被政府徵調的兵役,由全國各地向幽州(今河北、遼寧地區)集中,源源不斷;搬運糧食、兵器、盔甲和攻城機械的民夫千里征途,日夜不絕。

許多人有去無回,屍體“臭穢盈路”,十分淒慘。在農村,“耕稼失時,田疇多荒”。山東、河北一帶,歷來是隋統治者搜刮財賦的中心,又是進攻高麗的戰爭中徵調最多、受害最深的地方,再加上這年夏天發大水,山東地區災情特別嚴重,“百姓困窮,財力俱竭”。處在飢寒交迫困境的貧苦農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農民起義的烽火便首先在這裡燃起。

山東鄒平縣鐵匠王薄首先舉旗造反,各地農民紛紛響應。

從公元614年到617年間,農民起義的風暴已席捲全國大部分地區,先後在全國各地興起的起義軍大小不下100支,參加的人數達數百萬。後來,農民起義軍匯成三支強大的農民革命隊伍:一支是河南的瓦崗軍,一支是河北的竇建德軍,一支是江淮地區的杜伏威軍。

瓦崗軍是三支農民起義軍中較強的一支,先由翟讓領導,起義在瓦崗寨(今河南滑縣南)。這支起義軍“多是漁獵之手”,“善用條槍”。他們把鬥爭矛頭指向隋朝政府和門閥士族,規定不得侵掠百姓,因而得到當地農民的擁護。他們又聯合附近小股起義軍,使隊伍擴大到萬餘人。

616年10月,隋煬帝派軍隊2萬人來鎮壓。瓦崗軍採取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戰術,把隋軍全部殲滅。河南道“討捕大使”張須陀突圍不成也喪了命。農民起義軍取得了滎陽大捷,奠定了在河南的勝利基礎。617年二月,瓦崗軍攻下隋朝最大的糧倉──興洛倉,“開倉恣民所到,老弱襁負,道路相屬”。把糧食分給貧苦的群眾,農民起義軍的隊伍也迅速壯大到數十萬。接著,瓦崗軍又大敗越王楊侗的軍隊,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成為中原地區起義隊伍的中心。不久,這支農民軍又攻佔了黎陽,回洛二倉,開倉濟民,10天內得兵20余萬人。農民軍向隋朝東都洛陽進軍,隋煬帝十分恐慌,派王世充率精兵增援洛陽。瓦崗軍和幾十萬隋軍展開了激戰。洛陽戰役歷時3個月,經過60余次戰鬥,打得王世充全軍潰敗,所剩不過數千。瓦崗軍圍困東都,控制了河南大部分地區。這時,瓦崗軍首領之一李密發布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揭露他罪大惡極,“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在瓦崗軍節節勝利,同時,河北起義軍,江淮農民軍,也不斷地給隋王朝以嚴重打擊。在各地農民軍的包圍之下,隋朝統治者佔據的少數城邑如同大海中的幾個孤島。駐守江都的隋煬帝極度的驚慌。

他對著鏡子說:“我這個好腦袋,不知道該誰來砍它。”他坐臥不安,夢中經常驚叫有“賊”。隋煬帝楊廣最終被部下縊殺,隋朝滅亡。
 

Posted by Wesley

匿名 提到...

to Wesley:

關於「出處」,根據杜正勝的「健康的說文解字 」,最早出自於「呂氏春秋」,第一個負面用法則出自「漢書」,這比你貼的落落長文章中的「舊唐書」,早好幾百年啊!

這裡沒有人「光看字面的意思隨便解釋」,可不可以請你看清楚一點,謝謝。 

Posted by blasts

匿名 提到...

追根究底 停聽細看
「罄竹難書」和「擢髮難數」一樣,字面上沒有負面的意義,那負面的意義是如何形成的?
先舉一些成語典有關「罄竹難書」常見的典故:
《孫臏兵法.奇正》:「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孫臏(?~西元前316年)
《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完成於秦始皇八年,西元前239年)
《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公孫賀》:「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
《後漢書.隗囂傳》:「楚、越之竹,不足以書其惡」
《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
唐朝皮日休《移元徵君書》:「罄南山之竹,不足以書足下之功」

我們看看2003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劉潔修主編的《成語源流大詞典》如何處理「罄竹難書」這一則成語的相關資料:
[罄竹難書] 語或本《孫臏兵法。下。奇正》:……「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又本《呂氏春秋。明理》….. 《後漢書.隗囂傳》……《舊唐書.李密傳》….

後來用[罄竹難書],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多用來指罪惡,間或指功績。唐皮日休〈移元徵君書〉…..罄南山之竹,不足以書足下之功…..《明史.鄒維璉傳》忠賢大奸大惡,罄竹難書…《湧幢小品.卷一四.緒帖》:…「凡此五偏,猶其大略,至於瑣屑,罄竹難書。」(有關主張均田制的時政議論)

…..罄竹難書…. 《林則徐書簡.致朱為弼》…此等幣病,罄竹難盡…. 《清.唐才常集.湖南設保衛局議》..而官紳士商種種利益,罄簡難書也..

第一段典故依年代先後排列,內容豐富且具代表,「語或本、又本」這樣的用語,謙抑兼又嚴謹。第二、三段包含釋義、成語及其變化的書證,釋義簡明精要,書證豐富多元、面面俱到。
依個人淺見,唐皮日休〈移元徵君書〉…..罄南山之竹,不足以書足下之功…部份應視為典故移置前段。除此之外,可謂體例完整、處理允當,堪稱辭書典範。
與上例比較,教育部編成語典每一則成語由釋義、典源(含注解、參考資料)、典故說明、書證、用法說明等部份組成,體例可說相當完備。
以「罄竹難書」這一則成語而言,典源、典故、書證資料豐富;用法說明例句雖多,但不夠精要,也不能全面充分反應典源(含注解、參考資料)、典故說明涵蘊的內容。
最嚴重的缺失是釋義不夠精準:
「罄,音ㄑ|ㄥˋ,用盡。「罄竹難書」指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拿來書寫,也難以寫盡。形容災亂異象極多,無法一一記載。#語本《呂氏春秋.季夏紀.明理》。
後用「罄竹難書」形容罪狀極多。」
教育部網站國語辭典的釋義:「後遂用罄竹難書比喻罪狀之多,難以寫盡。」
若讀者單只看釋義,這樣的內容必然引發誤解。

坊間諸多成語典有關「罄竹難書」一則,率多如此的釋義、用法:
「形容災亂異象極多,無法一一記載。」
「形容罪狀極多。貶義。用在「罪惡深重」的表述上。」
「罪狀很多,多得寫不完」
「比喻劣跡太多,非筆墨所能盡」
「罄竹難書:比喻罪狀多不可枚舉,寫都寫不完」

也難怪大多數人認為「罄竹難書」只有負面用法。

進一步從語法或書證實例探討成語的用法,「堯天舜日」比喻太平盛世,本身就有完整的情境意義,例如 「堯天舜日慶三多」、「舜日堯年歡無極」這兩則用法,刪去「慶三多」、「歡無極」,本身仍然可以獨立存在,是獨立片語。而 「罄竹難書」的書證實例,前面都必須有其形容的情狀事物,與「堯天舜日」同為成語,嚴格說來只能算是「熟語」或「慣用語」,行文使用「罄竹難書」,其「約定俗成」的意義是「書不勝書」、「說不勝說」,而不應延伸到其形容的情狀事物,影響其有關善惡的屬性,本身當然也不俱備善惡這樣的屬性,道理簡單明瞭。
至於像洪葉活用成語典內:
「為什麼這句成語只形容罪狀多,而不能形容好事多得寫不完呢?這是因為過去的人們,每次引用這句成語,總是把它用來形容罪狀,於是它逐漸成為一句習慣用語,有了特定的涵義。」。
「可見,「罄竹難書」這句成語早已形成。李密聲討隋煬帝的檄文,才更進一步確定它特定的意義。」
這樣不經求證,有違事實,天馬行空似的,不負責任的論述,無端的揣測古人行文引用時的心意,以己見唐突古人,是惑遺學子。
以教育部長這個身份,部編辭書不夠完美精準,當然應該概括負責、謹言慎行,不應只是努力解釋「罄竹難書」的意義,而忽略了如何化解此一事件可能帶給學校語文教育的困擾,以及教育部應有的全面檢討與改進措施。而李鍌教授身為教部成語辭典的編輯召集人,事後不去仔細查閱、檢討其參與編輯的成果,也有失身份風度。
個人最在意的則是:明明是個簡易明白的問題,一件可以引發全民關住並提昇語文認知的教育機會,平白演成一齣烏龍鬧劇,迄今仍是渾沌一片。尤其令人納悶的,少看到論者對辭書內容及其編者的質疑和鞭策。

約定俗成 無限上綱?
荀子:“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當然,“約之以命”不是開會討論,而是在群眾長期的語言實踐中自然形成的一致。
字音和字義的最初結合,根據約定俗成的道理是任意的、武斷的,但字義形成之後則帶有強制性。
單字意義的形成是任意的,字組意義的形成就不是完全任意的了。比如“白紙”、“黑字”、“看報”、“寫書”,它們的意義是可以由“白”、“紙”等等單字的意義推導出來的。
“遠距”和“長距離”的意思相近,可是教學是「遠距教學」,賽跑是「長距離賽跑」;「赤手空拳」、「白手起家」等等例子,顯示有些字的組合也常帶有約定俗成的性質。
去年五月以來,「罄竹難書」這個話題,我曾多次在課堂、朋友聊天提及,確實發現絕大部分的人認為杜某人硬抝,很多人還脫口而出:約定俗成嘛!認為「罄竹難書」當然是講壞事很多,多到寫都寫不完;而不能用在形容好事。
有少數一些成語確實蘊藏意義翻轉的可能,像成語「枕石漱流」原是形容「隱居山林的生活」,因以「石」為枕,以「流」漱口。但是,後來卻產生另一成語「枕流漱石」,《世說新語˙排調》:「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孫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礪其齒。』」,此一典故以誤用而自圓其說,卻創造了一則另俱深意的好成語,這就成為有趣的語文文化資產。
相對的,也有不少語文因為輕率膚淺的認知,錯誤使用,日久積非成是,概以約定俗成文過飾非,與原典興味意趣相去一萬八千里,這樣的成語也只能稱為「熟語」或「慣用語」。例如「呆若木雞」原比喻八風不動、修為到家,有釋義為意態呆滯不敏;「亡命」本指脫離名籍而逃亡在外的人,如今「亡命之徒」則比喻不顧性命作奸犯科的人。它如「既來之,則安之」等等,其實都是因字面望文生義而衍生其他意義。
另如「他山之石」一則,亦作「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錯是磨玉用的石質工具,攻是磨玉的動作,則常見誤用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應如何解釋得通用合理?「價值不菲」與「斐然成章」,因為菲、斐錯亂,「價值不斐」與「成績不斐」這樣的錯用屢見不鮮。再者,「學生事務處」簡稱「學務處」,與「教務處」如何區隔?這些語文亂象可以約定俗成等閒視之輕易打發的?

學圃 douglas@ms78.url.com.tw

Google Ad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