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2005

[Wiki] 另一種模式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前任主编Robert McHenry在谈到WIKI时,使用了一个不无尖刻的比喻。他把到Wikipedia(维基百科全书)上查看某一词条、确认某项事实比作去公共厕所: “它可能看起来很脏,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它也看起来很干净,让人们因而放松警惕。但人们似乎永远也没办法搞清楚:刚才到底是谁使用了这里面的设备?”(引文來源:WIKI百科全书:颤栗的乌托邦


boingboing引述了Aaron Krowne的文章,嘲笑Robert McHenry這個「公共廁所」的引喻失當,就「察看誰用過了」(public reviewability)這一點來說,Wikipedia可以在線上方便地列出所有的修改版本,紙本印刷的大英百科全書反而難以比較各個版本的歷史演進。

被引述的Aaron Krowne這篇「The FUD-based Encyclopedia」,除了反駁Robert McHenry的論點外,也嘗試為所謂的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CBPP,意指以公眾為基礎所建立的知識系統)做辯護,公眾參與所生產的知識品質未必沒有保證。

文章末尾提到了CBPP不一定要以Wikipedia的模式來運作,以線上數學百科PlanetMath來說,它採取的是owner-centric的模式:

In this model, there is an owner of each entry - initially the entry’s creator. Other users may suggest changes to each entry, but only the owner can apply these changes. If the owner comes to trust individual users enough, he or she can grant these specific users “edit” access to the entry.


在這一點上來重新審視「台灣大百科的爭議」,專家控制與公眾參與之間的平衡,也許未必要以Wikipedia當作唯一的參考標準。用owner-centric的模式好好下去設計的話,也比之前亂七八糟的假全民方式來得好,不過,開放的授權仍然是要優先解決的關鍵。

關於批評Wikipedia的文章,可參考:
来自Wikipedia最初创办者的批评
草根、立場、烏托邦

Aaron Krowne另一篇關於CBPP的文章:
Building a Digital Library the 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 Way簡短提要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這個模式類似於blog,不是嗎?
每個entry像是有主題的blog,藉由開放作者權來加入其他人的意見,不過還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 。 

Posted by Portnoy

匿名 提到...

你可以把它類比成blog,不過保留歷來修改痕跡的wiki特性,仍是與blog有區別。

co-link的確是有趣的點子,不過還是要看之後是否有成功的應用案例。 

Posted by blasts

Google Ad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