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2005

[Blog] 專心做自己

關於公民新聞又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
Blogger與主流媒體的對抗 - SoundsandFury
主流媒體的改造 - SoundsandFury
從公民新聞回憶起網路文學 - 革命中途
blog:穿梭在私人與公共之間 - InnoNation Reloaded
也談網路與主流媒體 - 爵士狗 汪汪叫
blogger跟新聞媒體:小丑魚還是奴隸主? - 人行道

討論當中,我認為jeph這篇文章的留言中所說的,完全掌握到blog的有別於其他媒介的特點,值得全文引用,再三回味:

我的想法是, blog使用者層面要更廣, 廣到有可能為某單一事件作報導的人都有自己的blog, 如此才比較有顛覆主流媒體的力量。
因為,如果大多數人不是專職記者,沒事不會天天去追報導,其實最能寫的就是身邊的事。這些人刻意去寫自己原來不關心的事情,鐵定也寫不好。
如果發生一個事件,而其中一個blogger剛好就在事件中,那他寫出來的報導就會比一般記者更深刻。
也就是說,blog要顛覆主流媒體,靠的是養兵千日和眾志成城。


iron提到日前CNN總編辭職的事件,並質問台灣的blogger何時能夠挑戰主流媒體?如果以美國發生過的例子,例如政治人物、媒體高層失言和主播錯誤報導的事件,我認為短期內台灣的blogger根本不可能在這點上挑戰主流媒體,因為台灣政治人物與媒體從業人員的臉皮之厚,就算被挑出失言或錯誤報導,能讓他們認錯辭職嗎?想太多了。

如果要尋找台灣的另類媒體的可能性,往苦勞網南方的本土實踐經驗去尋找,可能比較對。與其問blogger為何不認真地多多討論重要議題,不如探討在網路之外、時時有在認真思考的眾位學者專家、運動工作者,為何不把自己關心的議題,以blog長期經營的方式多多丟上網路?

掌握該領域內容的人必須跳出來自己寫,期待別人來寫你關心的議題,是很奇怪的事。畢竟網路、尤其是blog,必須用正向積極的方式來參與,才能有所發揮。如果你覺得某些議題沒人關心、沒人寫,那就自己來寫。

這幾年常碰到朋友跟我抱怨網路上不關注某些議題,網路沒用。但是碰到想要宣傳活動時,這時候網路忽然又變有用了。不在網路上長期經營某些議題,只求短期宣傳要見速效,是很難的,就算有成功的例子,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複製。

再回頭看美國的例子,當主流媒體跟進議題後,blogger才算是發揮力量,主流媒體的曝光範圍與聚集眾人目光焦點的能力,決不是blogger想取代就能取代、也挑戰不了。不過,如果該議題在blog中被長期經營和充分討論,那麼被主流媒體吸引來的大眾,將可以得到比較全面性的深度資訊,這才是blog的優勢所在。

至於為何這些討論會跟blog連結在一起,blog到底有何特殊性?blog說起來只是工具,本質上是個人的持續性書寫,但是網路技術使它變得不同,而網路的技術發展,其實還沒走到盡頭。

blog + 搜尋引擎 + rss + trackback,已經讓單純的個人網路書寫變得跟以往不同,個人書寫變得跟社會性網絡共生共榮,而且資訊更容易被其他人發現、閱讀、對話、引用,這種有別於主流媒體的傳播方式,還有很多潛力有待探索,比如再加上 audio + video + mobil。

台灣的blogger何時才能挑戰主流媒體?可能要靜待某些突發事件的來臨。比如當年SARS和平封院,如果被封的人當中有blogger,應該就能證明blog是有用的工具了。南亞海嘯畢竟不發生在台灣,要拿這個來檢驗是有點牽強。

我個人是不希望台灣的blog必須要靠災難來促進發展,最好是不要發生災難,安穩平靜地慢慢發展就好,讓既有的網路書寫往更好的blog工具轉移,提供blog服務能夠更穩定更多元。

專心寫自己所想、所經歷、所關心的東西,這也就足夠了,當專心寫自己的人夠多,總有些事情會改變的。

大眾媒體的想像已經過時,人群的興趣早已分眾化,blog圈中的話題,常常只有少數人在討論,根據BlogPulse的調查報告,就算大熱門的華氏911,最多同時有百分之1.25多一點的blog提到這部片。少數人在談,卻有持續擴散發酵的傳播能力,這就是blog的力量。

還有,沒有人可以自外於社會,誰可以說自己是身穿白衣看著培養皿的研究人員,而不是細菌的一員?「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我想細菌們早已進江湖了,誰還拘限在培養皿裡頭?又有誰能拘限?

這裡沒有領導權!


附註:
ROACH在以上幾篇留言提到的要多加「報導」,這跟blog是不衝突的,也可說是相輔相成,就看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做到什麼。

不過,第一線工作者的真實經歷若能寫下來,也不是一篇好的報導可以完全取代的,例如已經停擺的三叉坑記事本

5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從蕃薯藤推公民新聞開始,就想要寫點報導來介紹blogger們是如何認真的在看待此事,但後來別的事情忙著了。而且之後的討論蠻深入的,有點跟不上了說,或許過幾天再可以嘗試看看。

但之前的南亞海嘯和台灣大百科,對於blogger快速以及精準的評論,我是非常興奮的,甚至覺得每一個blog,都是一個網路上的組織者,發表意見、讓別人來和自己的意見對話,可以讓社運者瞭解各個blogger在想什麼,而實際上,我也覺得社運工作者也可以嘗試著把自己的議題及思考方式用blog呈現。

之前引用用blogger寫的兩篇南亞海嘯和台灣大百科報導,其實是希望讓更多社運工作者能看到blog這一塊,或許值得好好觀察說。 

Posted by Torrent

匿名 提到...

寫得好啊!

沒事,純讚嘆而已。 

Posted by wobblies

wobblies 提到...

(還要再留一次喔?,好,再讚美一次)

寫得好啊!

沒事,純讚嘆而已。

匿名 提到...

Hi Blasts
謝謝你的意見,有些問題我原來自己沒有想清楚。尤其是我一開始的方向有點寫不清楚,我要說的不是blogger應該成為什麼---我不認為可以要求blogger一定要如何如何。我的著眼點只是如何改造主流媒體,看到了美國的例子,所以想說我們或許也以也已經扮演一些角色,奪回許多新聞的詮釋權。
我同意你說的「專心寫自己所想、所經歷、所關心的東西,這也就足夠了,當專心寫自己的人夠多,總有些事情會改變的。」但是我想「台灣的blogger何時才能挑戰主流媒體?可能要靜待某些突發事件的來臨。」可能有點悲觀,畢竟台灣新聞媒體存在著各種政治偏差或是階級偏差等等,這些對他們的檢討是可以一點點長期累積的。 

Posted by iron

匿名 提到...

Torrent:

尤其blog降低了做網站的門檻,只要找個blog hosting,努力寫、寫、寫就對了。


wobblies:

你是來測試留言系統的功能嗎?


iron:

其實我悲觀的是台灣主流媒體的反省能力,美國那些讓人辭職下台的例子雖然令人稱快,不過太強調這個面向,會對台灣blog的力量感到有點無力,但挑戰主流媒體只不過是blog圈壯大後的效果之一,不是blog圈組成的動機、也不會是發展的動力。

timo說的:「網路的標的,或者更該設定在影響閱聽人」,這才是該被側重的。閱聽人組成的超大型對話網路,將會改變我們接收資訊、消化資訊、利用資訊的方式,至於能不能改變既有的權力結構,還很難說,這是一場還要打很久的仗,過早判定成敗都是武斷的。但是個人利用blog長期關注某些議題,是有助於議題的深化,這點應該是毋庸置疑了。

參與blog圈,專心寫好自己關注的議題,與彼此連結的網路社群溝通對話,就已經是在挑戰主流媒體單向灌輸新聞、操縱大眾耳目的能力了。

至於長期累積下去,是否能夠挑戰成功,就要看成果如何外溢到網路之外,這是另一門不可偏廢的功夫,timo倒是提醒了這一點。
 

Posted by blasts

Google AdSense